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颜色测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色差仪作为一种精密的仪器,可以准确测量样品与标准样品的颜色差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涂料、食品等各个行业。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影响色差仪的色差值,如果不加以考虑,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本文将探讨这些影响因素。
色差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色差值的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任何仪器都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如果色差仪的硬件没有经过适当的校准和维护,那么它测得的色差值就会出现误差。
样品的性质和状态也会影响色差仪的测量结果。例如,样品表面的纹理、厚度、平整度以及吸光性能等都会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颜色的测量结果。此外,样品的状态也会影响颜色的测量,例如湿度、温度等。如果样品在这些方面存在变化,那么测得的色差值也会发生变化。
观测条件也会对色差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不同的观察者对颜色的感知会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对颜色差异的判断。此外,观察环境的照明条件也会影响颜色的观察结果。如果照明条件发生变化,那么测得的色差值也会出现差异。
仪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也会影响色差仪的测量结果。例如,不同的测量模式、测量角度、测量位置等都可能会影响测得的色差值。如果这些设置和使用方法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应用,那么测得的色差值就会出现误差。
色差仪的色差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我们需要确保色差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注意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控制观测条件,并正确设置和使用仪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准确且可重复的色差测量结果,从而更好地控制产品的颜色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充分理解和合理控制将有助于提高颜色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体颜色信息十分广泛,颜色的确定需要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大要素或三原色(红绿蓝)的刺激值。影响颜色检测准确度的参数主要有:照射光、物体反射、光源方位、观测方位和传感器性能等,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观察到的颜色发生变化。
1.光源的影响
照射光包含有太阳光和外界杂散光,太阳照射角度、云层厚度和其它天气条件都会导致照射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测物体颜色发生变化。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了几种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制定了标准照明条件、测量条件和白色标准,以便各国的颜色参数能够交流、对比。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与物体呈现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照明下具有不同的颜色。
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以统一色调值。这4种标准光源的名称见下表,在这4种标准光源中,常用C光源和D65光源,我国以D65为标准光源。
2.光源方位和观测方位的影响
光源方位,也就是被测物体指向光源的法线方向,它决定了有多少太阳光或外界杂散光作为入射光。观测方位是指被测物体指向传感器的法线方向。它决定了反射到传感器中的光强。光源方位和观测方位都是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此外,照明光束的孔径和测量光束的孔径大小对颜色测量结果也有影响。将照明几何状态、照明光束的孔径、测量光束的孔径统称为照明和测量条件。在色度学中CIE推荐了45/0、0/45、d/0、0/d四种照明观测条件,国家标准局又增加了t/0、0/t两种照明观测条件,同一颜色物体在不同照明观测条件的仪器上测量结果是不一致的。
3.被测物表反射状况的影响
照明几何状态对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绝大多数待测物体不是完全的漫反射体,表面有部分的规则反射。照射在物体上的辐射通量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可能透射过去,其余部分被有方向性地反射出来。被吸收的辐射通量转化为热能,透射部分朝着离开眼睛的方向传播,这两部分辐射通量对眼睛都不起作用,只有由物体从一定方向反射而进入到眼睛的那部分辐射通量才构成颜色刺激。因而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反射或透射。
传感器探头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影响着输出信号,可能会造成不同颜色信号的交叉,形成测量误差,所以存在某一最佳距离对输出特性影响最小,以保证颜色与输出信号的一一对应关系。被测物表而的较明显凹凸区域也会给输出信号带来较大的误差,为此,有人先后提出了反射模型以弥补测量误差。